作者:李雅筑 │ 攝影:張智傑
出處: 《遠見雜誌》特刊:2016大學入學指南
許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: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年輕時,喜歡拼裝電腦;上大學後,他接觸藝術和設計知識,成立動漫工作室皮克斯時,認識了高端計算人才。最後,他整合各領域的能力與資源,研發出iPod、iPhone等創新商品,將蘋果帶上高峰。
一切關鍵在於,賈伯斯擁有跨界能力。
「太早把人劃歸成某一種人,可能降低跨領域能力,」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,多次在媒體談到跨界人才的重要。他認為,學生應盡早培養綜合能力,不要侷限自己的可能。
10多年前,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就提出「π型人」。如同希臘文π字有兩隻腳,π型人指的是具備兩種專長的人。
Google台灣總經理陳俊廷以數位行銷人才為例,他指出,行銷人才過去多來自商學院,但隨著大數據、消費心理等概念崛起,資工、資管、心理或社會系等各領域知識,也成為必備能力。
大學4年,如何把握跨領域學習機會?以下從跨學界、跨業界和跨國界3大面向,看各大學有哪些創新作法。
打破科系界限>>建立彈性學制、鄰近大學共享師資
愈來愈多大學鼓勵學生跨領域修課,並從通識教育著手。例如明道大學的畢業學分為128學分,其中38個是通識教育課程學分,比起其他大學的20學分,高出許多。
明道大學校長郭秋勳認為,跨界學習能滿足兩種概念,第一是「能力本位教學」(Competency-Based Instruction),是指將原有專業打底好,第二是「群集教育」(Cluster Education),也就是修習其他專業課程。
「畢業後要工作好幾年,一定會碰上社會變遷或科技變革,」郭秋勳以自身經驗為例,40年前,他在高職學習真空管技術,隨後積體電路蓬勃發展,不到10年,真空管技術就派不上用場了。由此可見,為適應快速變化的未來,跨界學習已是趨勢。
又例如,一向以醫學領域見長的陽明大學,去年開始與中研院合作,提供人文通識教育課程。陽明大學副校長高閬仙認為,醫學知識結合人文關懷,使醫學更宏觀,且貼近人性。
除了通識,輔系和雙主修是學生培養第2專長的管道,部分學校有新做法。
台大鬆綁輔系規定 交大推雙專長制
例如台大鬆綁輔系規定,未來學生不必事先提出輔系申請,只要修到一定學分,畢業前就能申請輔系證明;若畢業前修讀輔系超過一半,即可申請延畢。
為照顧雙主修和輔系生,弘光科技大學在去年(2015年)11月成立「雙主修、輔系學生成長平台」,設立專屬教室,讓學生組讀書會、討論課業等,並派老師輔導和規劃課程。
「雙主修和輔系生比別人辛苦,學校不能視而不見,」弘光科技大學校長吳聰能說,平台成立後,有效激起學生學習動機,雙主修和輔系生人數從以往的個位數,暴增至65名。
觀察到雙主修和輔系生負擔過大,交通大學正在規劃「雙專長制」,做法是讓各系協調,將現有的專業學分裡挪出部分學分,讓學生修習他系的課,獲得2種專長,預計最快今年在大學部推動。
愈來愈多學校的科系打破界限,建立彈性學制,提供「跨領域學分學程」。例如中原大學推出19個跨領域學分學程,包含在工學院推生醫機電、綠色科技學程,在設計學院開設永續環境、文化創意、文化資等學程。
更破天荒的是,地理距離近的大學也開始合作跨領域學程,共享師資。位於台中的亞洲大學和中國醫藥大學開設一系列學程,其中藥妝設計與開發學程,讓雙方學生能了解藥妝產業的特性,並具備品牌開發的專長。
領域知識的整合,已模糊科系、學院和學校間的界限,催生多元的學習趨勢。
縮短產學落差>>推動實習制度、引進業界資源
大學的跨業界學習,有產學合作、企業參訪、業師教學和實習等做法。其中,連結業界最有效的方式,莫過於實習。
許多大學與業界合作,鼓勵學生畢業前實習。去年,台北科技大學宣示實習為學生畢業門檻,成為繼明志科技大學之後,第2所推動學生全面實習的學校。
也有學校推出實習先修課程,引進業界資源。例如台大商學院的生涯發展服務中心推出「台大希望種子計畫」,與玉山銀行、賽仕電腦等公司合作開課,培育未來的資料科學家、數位金融人才等。
台大管院生涯發展服務中心執行長徐嘉利說,以往的產學合作,多由企業主導,提供實習機會;這次的短期課程,由學校主動,嚴格把關課程,讓學生及早認識職場,也提供業界找人才的管道,「這是雙贏局面!」
近年,實習場域也延伸到海外。隨著新興市場崛起,經濟部國貿局從2014年起推出「貿易小尖兵新興市場海外實習計畫」,這2年送出上百名大學生到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等地。
為搶人才 台商提供名額與福利
為了搶人才,世界各地的台商也積極提供實習名額。
去年,實踐大學和上海台商協會簽約「境外實習計畫」,提供學生長達5個月的實習機會,包含上海、廈門和浙江等地。表現好留任,畢業起薪至少4萬1000元,比大陸職場新鮮人,高出好幾千元台幣。
不僅如此,台商提供實習生優渥條件,包含來回機票、食宿和每月1萬5000元津貼,試用期滿後轉正職,3年內年年加薪。此外,也鼓勵學生在周末參加「北大在職進修碩士計畫」,提升能力。
去年共有31名學生參加,除兵役和個人規劃,有16人被網羅為正式員工。今年吸引96人報名,媒合和面試後,僅45名通過,預計今年2月出發。
實踐大學不諱言,2014年的318學運,是促成實習計畫的主因之一。為提高台灣年輕人進一步認識大陸的機會,加上台商也正在尋找企業接班人,於是雙方一拍即合。
「台灣學生缺乏狼性,競爭力不足,」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,1年到大陸出差多次,他觀察,相較之下,大陸學生好鬥性強,表現積極,台灣年輕人需要多磨練、多學,「台商透露,他們找自己人去實習,都當成儲備幹部在訓練!」
陳振貴認為,下一代需要多種競爭力,尤其是國際移動力。「去到海外,給自己跨出去的機會,」他說,走上國際舞台,才能看見不一樣的自己。
拓展眼界找到志向>>爭取進研究室、做專題的機會
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,國界的距離愈來愈短。大學生涯中,不乏跨國界學習的機會,包含交換學生、國際志工、短期海外課程、海外實習等。
台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長張淑英說,因應邁頂計畫,1997年,台大就開始積極推動交換學生,近年維持15%的成長。目前1年出國交換的學生破千人,若包含短期海外實習,1年至少有1300名學生到國外學習。
「出國後,能發現自己要什麼,這像敲門磚,」她觀察,許多學生在交換時期找到人生下一步。曾有學生到科威特短期交換,原以為是個遙遠的石油國家,後來才知道那裡很缺人才,是他從來沒想過的就業市場。張淑英認為,交換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在課堂,到了當地,處處都是未來願景和機會。
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也分享交換學生的案例。他的女兒念清大生科系時,到柏克萊大學交換1年,在當地跟著一位知名教授做研究;回台後,她想申請美國研究所,獲得該教授的強力推薦信,順利取得獎學金。
「交換不只是修課,多爭取進研究室、做專題的機會,」周景揚認為,出國交換若不積極學習,成效只是有限。他建議,多與當地的教授和學生產生互動和連結,才是「真學習」。
寒暑假海外課程 時間短、更多元
除了交換,現在各大學也推出寒暑假海外課程,時間較短,卻更多元、更彈性。
例如2013年起,東吳大學音樂系與日本ESP音樂學院合作移地教學,成立「流行音樂的作曲、編曲體驗之旅」,在暑假期間率學生到東京交流,體驗音樂經紀、音樂製作、唱片企劃、演場會工作管理等課程。
淡江大學法文系則和法國亞維農市La Condition des Soies劇院合作,每年提供6名大四和研究所學生到該劇院體驗劇場行銷工作,協助台灣表演團隊彩排、遊街、售票,並與劇院技師溝通等工作。
「這是一輩子難忘的經驗,訓練我的膽量!」淡江大學法文所學生鄭雅慈說。去年暑假,她一到當地就接手劇場售票工作,除了要臨危不亂,還必須在觀眾面前大聲用法文解說注意事項,對生性害羞的她來說,挑戰很大。
經由不斷演練,她從講話結結巴巴,之後愈講愈順口,「當下真的很感動。」她說,每天與觀眾們的應對進退,也讓她學習到不少生活口語。
回台這幾個月,她不僅熱愛法文,也對文化行銷有進一步認識,未來想從事相關工作,「感覺未來的路都打開了!」
從跨學界、跨業界到跨國界,多元的跨界學習管道,正在各大學延燒。想成為哪種「π型人」,就看自己如何選擇。(文/李雅筑)